作者: 来源:400全讯白菜网 时间:2019-11-28 阅读次数:次
2019年11月24日晚7点,来自澳洲昆士兰大学历史与哲学探究学院的客座副教授张钊贻老师莅临全讯白菜网官网作关于鲁迅和尼采的主题讲座。会议伊始,全讯白菜网官网彭小燕教授向到场师生介绍了张钊贻教授,希望张教授今日的倾情分享能够给青年们带来启发。
张钊贻教授首先将自己研究鲁迅的机缘与求学的历程娓娓道来。在香港念中学的时候,对中国现代文学渐萌兴趣的张钊贻老师接触到了鲁迅,初读《野草》一篇时的内心震荡如今还镌刻在记忆中。一个偶然的机遇,张老师在阅读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体悟到了鲁迅与尼采二人的相通之处,譬如鲁迅的《热风》、《华盖集》采用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的比喻,鲁迅带有进化论色彩的思想也与尼采思想达成深层共鸣。为了将原初的学术灵感落实成严谨的学术研究,张老师远赴澳洲求学,才有了后来的这篇博士论文——《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
随后,张钊贻细致地拆解了自己具体学术研究的展开过程。张老师首先强调了“问题意识”,一个研究者必须得先发现问题才能确定研究目标。紧接着就要解决研究方法、收集材料,了解相关方向的研究背景,对历史大环境进行分析和掌握,并且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张老师以己为例,给同学们展现了学术追问不断深入的过程:鲁迅接触尼采的来源是什么?如何说明尼采对鲁迅的这种影响?同时他还提到一定要把“受到影响”和“成为信徒”区分开来。
在此之后,张钊贻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中很有意思的几点。第一点是关于尼采的著作问题,很多人对尼采的解读就是根据《权力意志》这本书,张老师指出这其实是尼采的遗稿,不太具有研究价值。第二点,张老师讲到尼采所说的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其实是一种心理的概念,而非政治的概念。比如当代的女性穿衣只跟随时代潮流不考虑自己适不适合也是一种奴隶道德。张老师呼吁现在的青年人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最关键的是保持自己的价值观。第三点,张老师讲到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很多术语可以在尼采的术语中找到共通之处。比如鲁迅所说的“阿Q精神”,从心理学上看这是一种很平常的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张老师认为中国人奴性的问题来自于一种非常可怕的心理状态——“怨恨”。
讲座临近尾声,在座的同学们提出问题。有一位同学提问:“尼采在整个欧洲哲学历史上像是一个突围的存在。但我个人觉得他也是非常突兀的存在,那尼采究竟是如何缘起的?” 张老师解答说,其实在西方尼采不算是一位哲学家,因为他的研究是偏文艺性而非系统性的,但有的问题不是靠系统就能解决的。如果要看尼采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什么地位,还是要看德国学者的研究。张老师还指出了尼采写作与中国先秦哲学的相似性。针对这位同学的提问,彭小燕教授也做了一定的补充,并推荐了《存在主义哲学资料汇本》一书。
本次讲座张老师从个人角度对“鲁迅与尼采”研究进行了回顾、阶段性总结和展望,老师精深的讲述与慷慨的分享给所有的聆听者带来了思考。
400全讯白菜网-全讯白菜网论坛官网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