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瓯越学术讲座第59期:当代诗歌三人谈

作者: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1-05-24   阅读次数:

2021年5月23日上午九时,瓯越学术讲座59“当代诗歌三人谈”于213会议室举行。

讲座由院黄家光博士主持,同济大学400全讯白菜网胡桑副教授、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凡柯副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语系李双志研究员分别以当代诗的伦理转向、本雅明的《十四行诗》和当代德语诗歌为主题进行演讲。诗人池凌云、孔戈壁,院鲍良兵副教授及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胡桑老师首先分享了他对中国当代诗歌转向的体察。基于诗歌语言的敏感性,胡桑老师首先强调,相较于其它媒介,诗歌对于社会的变化更具有预见性和洞察力。以语言为切口,胡桑老师回溯了当代诗歌八十年代以来的发展转向。首先是文化转向,以杨炼、江河诗人为代表,其诗歌中呈现出“文化史诗”的姿态。其次是语言转向,1986年到1988年间涌现的无数诗派都指向语言问题。诗人多多近作依然是此范式中写作。九十年代之后是历史转向,处于历史转向中的诗歌往往面向具体的历史情境。同时胡桑老师强调,诗歌的转向不是线性的,好的转向会保留之前的转向成果,文化转向的成果往往已经内化于语言转向之中。在勾勒当代诗歌的三次转向之后,胡桑老师试图以“伦理转向”来命名2000年以后的当代诗歌变化。他指出这里的“伦理”概念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理解,而是侧重于西方哲学家德里达、列维纳斯等人对“伦理”的解释,主要强调他者的陌异性和不可还原性。通过分析王家新、臧棣、池凌云、李海鹏等诗人诗作,胡桑老师指出可以通过两个路径去理解当代诗歌的伦理转向:一个是共同体、社会化的视域进入到当代诗歌的书写中,另一个则是在当代诗歌中呈现出的经由他者质疑自我的抒情性。

王凡柯老师演讲的主题是从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到本雅明的《十四行诗》。首先,王凡柯老师以“漫游”和“青年”为线索,将德国青年运动中的漫游精神与歌德的自我教化精神勾连在一起,引出本雅明诗歌的中心思想即青年精神。漫游是一种通过走出自我,在自然中认识真理的活动。同时漫游意味着双重性,既是一种征服的渴望,同时也隐藏着迷失在未知中的危险。这种漫游的双重性不仅体现在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也体现在本雅明经历的青年运动里。其次王凡柯老师分析了《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中主角与配角的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恰好与本雅明的《十四行诗》出现的青年主题相扣。主要为配角通过“无脚鸟”的意象来暗示主角即将要陷入漫游的危险而不自知的状态。最后王凡柯老师分析了《十四行诗》中第二十九首诗,指出本雅明书写德国青年运动的原因,即本雅明预见作为一个文化性行为的德国青年运动将会被政治扭曲的未来。同时老师提醒我们,《十四行诗》存在着思想与形式的极端对峙,在阅读时应把握本雅明书写诗歌的历史情境。

李双志老师着重分析了2009年诺贝尓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的图像诗,并以此探讨了当代德语诗歌中遇到的诗学问题。首先是诗歌的媒介问题。李双志老师指出在拼贴诗中,词语往往作为一个物品被安置,词语没有自身的独立性,但是赫塔·米勒的图像诗表现出对每一个词语的关注,同时她诗歌的内在逻辑并没有因为拼贴的组合性而被割裂。就此而言,除了一般的写作,拼贴也呈现出作为诗歌媒介的可能性。然后是图像诗中图与词的嵌合问题。通过对米勒图像诗的细读,李双志老师认为米勒跨过了超现实主义诗歌仅将词语物化的阶段。米勒的图像诗使词的符号性与物的物质性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这也扩大了阅读者的想象空间。最后从创造者的角度出发,李双志老师认为米勒的写作现场并非自动写作,而是一种将本我释放的非自动写作现场。最后,他提及,图像诗中的图文关系体现了诗歌语言的主体性,这也呼应了胡桑老师关于语言是诗歌第一要义的观点。

会议尾声,诗人池凌云表示在三位青年学者的演讲下学习到了许多关于诗歌的新理解。最后黄家光老师做讲评,鲍良兵老师代表中文系致辞,此次讲座顺利结束。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400全讯白菜网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400全讯白菜网微信公众号

400全讯白菜网-全讯白菜网论坛官网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