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瓯越学术讲座第140期:从《清抄本昆曲身段谱》看《牡丹亭》在当代舞台的传承

作者: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3-12-15   阅读次数:

2023年12月14日下午,上海电影学院赵晓红教授应邀在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作了题为“从《清抄本昆曲身段谱》看《牡丹亭》在当代舞台的传承”的讲座,由俞为民教授主持,我校多名教师及中国古代文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会

赵晓红教授首先讲述了她选择这个选题的缘由,她如何从文本走向舞台的经历。而后又分别讲解了《身段谱》与《清抄本昆曲身段谱》相关资料的内涵与外延,指出《身段谱》中的舞台提示是戏曲舞台表演艺术十分重要的资料,对演员表演创造和了解把握身段功能,戏曲艺人授徒传艺、导演指导舞台艺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据了解,《清抄本昆曲身段谱》中年代最早的是《孽海记》身段谱,成于康熙九年(1670年),最晚的是知足斋曹记的《牡丹亭·冥判》及《宵光剑》身段谱,重订于光绪五年(1879年),两者间跨度达200余年。其中,大部分身段谱的形成时间都集中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其中乾嘉道三朝占据一半左右,这与昆曲发展史上“乾嘉传统”是同步的。

随后,赵晓红教授分别讲述了有关作者群体的堂号和地域名词、作者群体与不同的文本形态、身段谱生成以后的传承或者收藏群体、身段谱中所呈现的剧目演出的内容。经统计,赵晓红教授得出了在身段谱中出现次数3次及以上的共59出戏目,总计220折,占所统计折数679折的三分之一左右的结论。

赵晓红教授对《清抄本昆曲身段谱》文本进行考察,发现《牡丹亭》中最受当代观众欢迎的折子戏《游园》《惊梦》并不在其中,认为这或可说明:至少在乾嘉时期(即昆曲身段谱的形成时期),《游园》《惊梦》的演出并非如我们现在所想象的那样受民间欢迎,这也说明了《游园》《惊梦》多是应文人士大夫的要求进行演出,是文人以曲会友的把玩之作。

最后,赵晓红教授根据《寻梦》一出的演出轨迹与审美焦点,指出《寻梦》在乾隆早期乃至更早的康雍时期就已经开始为世人所喜爱,当时文人对于其关注的重点主要在曲学方面。此外,还给大家播放了姚传芗和张继青两者的杜丽娘版本进行对比,用舞台视频来讲解身段谱的详细内容,强调身段是剧情,和单纯的舞蹈是不一样的。

在讲座尾声,俞为民教授就此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赵晓红教授在身段谱中找到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身段谱的经典化过程也是昆曲经典化的过程,只有艺人和文人结合才能将昆曲艺术经典化。讲座在讨论中圆满结束。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400全讯白菜网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400全讯白菜网微信公众号

400全讯白菜网-全讯白菜网论坛官网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